服务热线:86-021-51879236
手机号码:13524121256
地 址:上海市蒙自路169弄
技术文章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 > 人型机器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?
人型机器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?
更新时间:2025-08-18   点击次数:184次
人型机器人(Humanoid Robot)的工作原理本质是多系统协同模拟人类感知、决策与动作的过程,核心目标是通过机械结构、传感器、算法和驱动装置的配合,实现类人的运动、交互和任务执行。其工作原理可拆解为以下关键系统及协同逻辑:

一、感知系统:模拟人类 “五官",获取环境与自身信息

感知系统是机器人的 “输入设备",负责收集外部环境数据(如地形、物体、声音)和自身状态数据(如姿态、关节位置),为决策提供依据。主要包括以下组件:


  • 视觉传感器:相当于 “眼睛",包括普通摄像头(用于图像识别、色彩感知)、深度相机(如 ToF 相机、结构光相机,用于测量物体距离和三维建模)、红外相机(适应低光环境)等。
    作用:识别物体(如家具、人类)、判断场景(如平地 / 台阶)、定位自身位置(结合 SLAM 算法构建环境地图)。
  • 听觉传感器:相当于 “耳朵",主要是麦克风阵列。
    作用:接收语音指令(如 “拿起杯子")、识别声音来源(通过声源定位判断人类位置)、感知环境声音(如警报声)。
  • 触觉传感器:相当于 “皮肤",多安装在手部、足底等与物体接触的部位,包括压力传感器、力传感器、温度传感器等。
    作用:感知接触力(如握杯子时的力度,避免捏碎或掉落)、检测地面摩擦力(防止打滑)、感知温度(避免接触高温物体)。
  • 惯性测量单元(IMU):相当于 “平衡感",由加速度计、陀螺仪和磁力计组成。
    作用:实时监测机器人的姿态(如是否倾斜、旋转角度)、运动速度和加速度,是维持平衡的核心(如行走时调整重心)。
  • 关节传感器:安装在每个关节处的编码器。
    作用:精确测量关节的转动角度、速度,反馈给控制系统以确保动作精度(如手臂弯曲到指定角度)。

二、决策系统:模拟人类 “大脑",处理信息并规划动作

决策系统是机器人的 “中枢神经",负责解析感知数据、理解任务目标,并生成具体的动作指令。核心是算法与计算单元(如嵌入式芯片、GPU、AI 加速芯片),主要功能包括:


  • 环境理解与定位
    基于视觉、IMU 等数据,通过算法(如计算机视觉、SLAM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)识别环境中的物体、障碍物和可通行区域,同时确定自身在环境中的位置(如 “在客厅中央,前方 1 米有沙发")。
  • 任务规划
    根据目标任务(如 “从冰箱拿饮料"),拆解为子步骤(如 “走到冰箱前→打开冰箱门→抓取饮料→返回"),并规划路径(避开障碍物)。这一步依赖路径规划算法(如 A*、RRT*)和逻辑推理能力(基于 AI 训练的任务知识库)。
  • 运动控制
    将抽象的动作指令(如 “走一步")转化为具体的关节运动参数(如腿部各关节的转动角度、速度、力矩)。
    • 对于复杂动作(如行走、跳跃),需通过动力学模型计算重心变化,确保平衡(例如波士顿动力 Atlas 的 “跌倒恢复" 算法);

    • 对于精细动作(如用手指捏起钥匙),需结合触觉反馈进行闭环控制(实时调整力度,避免失误)。

三、执行系统:模拟人类 “躯体",实现物理动作

执行系统是机器人的 “身体",负责将决策系统的指令转化为实际物理运动,核心是机械结构驱动装置


  • 机械结构:模仿人体骨骼,包括躯干、四肢(手臂、腿部)、手部(手指)等,通过关节连接形成多自由度(DOF)结构。
    • 自由度是关键指标:例如人类手臂约 7 个自由度(肩 3、肘 1、腕 3),人型机器人需接近这一数量才能完成复杂动作(如拧瓶盖);

    • 材料选择:多采用轻质高强度材料(如铝合金、碳纤维),平衡重量与承重能力(例如腿部需支撑全身重量)。

  • 驱动装置:为关节提供动力,相当于 “肌肉",常见类型包括:
    • 伺服电机:小型机器人(如家用陪伴机器人)的主流选择,精度高、响应快,但力量较小;

    • 液压 / 气动驱动器:大型机器人(如工业或救援机器人)常用,可提供更大推力(如 Atlas 的腿部液压驱动能支撑跳跃动作),但结构更复杂、能耗更高;

    • 柔性驱动器:新型材料(如形状记忆合金、气动人工肌肉)制成,适合需要柔顺接触的场景(如拥抱人类)。

四、能源与交互系统:支撑运行与人类沟通

  • 能源系统:提供动力,主流为锂电池(平衡能量密度与重量),部分大型机器人可能使用燃油发电机(续航更长,但噪音大)。能源限制是当前人型机器人的重要瓶颈(例如 Atlas 续航约 1 小时)。
  • 交互系统:实现与人类的沟通,包括:
    • 语音合成模块(“说话",反馈执行状态如 “已拿到饮料");

    • 显示屏 / 表板(模拟面部表情,增强情感交互);

    • 触摸反馈(如手部被触碰时暂停动作)。

五、系统协同:闭环控制确保精准执行

各系统并非独立工作,而是通过闭环控制形成协同:


  1. 感知系统实时收集数据(如 “手部接触到杯子,压力为 5N");

  2. 决策系统对比目标(如 “需要握力 10N"),计算调整指令(“增加电机力矩");

  3. 执行系统执行调整,感知系统再次反馈结果,直至达到目标。


例如:机器人抓取杯子时,触觉传感器检测到握力不足→决策系统计算需增加 50% 驱动力→驱动装置调整电机输出→传感器确认握力达标,停止调整。

典型案例:波士顿动力 Atlas 的工作逻辑

以著名人型机器人 Atlas 为例,其执行 “跨越障碍" 动作的流程可直观体现上述原理:


  1. 视觉传感器拍摄前方地形,识别出 “0.5 米高的障碍物";

  2. IMU 和关节传感器反馈当前姿态(“直立,重心在双脚中间");

  3. 决策系统规划动作:“抬起右腿→屈膝→跨越障碍→落地→重心转移→抬左腿重复",并计算各关节角度(如髋关节弯曲 30°,膝关节弯曲 60°);

  4. 液压驱动器带动腿部关节运动,同时 IMU 实时监测重心偏移,决策系统动态调整关节参数防止失衡;

  5. 足底触觉传感器确认落地稳定后,开始下一步动作。


综上,人型机器人的工作原理是 **“感知 - 决策 - 执行" 的闭环循环 **,通过模仿人类的感知方式、思维逻辑和运动机制,实现类人的自主行为。其核心挑战在于平衡复杂度(多自由度)、稳定性(平衡控制)、能耗(续航)和智能性(环境适应)。


上海相裕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主营:贺德克,HYDAC,HYDAC传感器,贺德克传感器,HYDAC压力传感器,贺德克压力传感器,SAMONS阀门,SAMSON阀门定位器,SAMSON阀门执行器
上海相裕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 |   沪ICP备15032437号-2
联系电话:86-021-51879236   传真:86-021-51062126 GoogleSitemap 管理登陆

化工仪器网

推荐收藏该企业网站